內容來自sina新聞

房產稅腳步日益臨近

  乙種建地怎麼貸款比較會過件原創推薦:

  商院 關註:中國房價即將暴漲九大城市沈陽上榜

  沈樓 盤貧富差距拉大至14倍 樓王平均單價過2萬元

  沈陽開發商 爭相蓄客搶占金九26項目開盤搶灘樓市

  全運會本 周正式開幕 新貴區渾南樓盤急速升溫

  2013沈陽樓市有獎調查:金九能否如期而至

  興隆 搶灘太原街 百年商圈旁樓盤盤點(組圖)

  筆者獲悉,國務院會同16部委著手商討全國范圍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按照主管部門的說法,通過上述信用體系建設,有望形成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機制,真正使失信者"一處失信,寸步難行"。

  實際上,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亦是房產稅征收的基礎性工作之一。

  還記得不日前,和一位北京地稅的人士問道房產稅開征的可行性,對方稱,房產稅開征是未來的方向,不管是北京,全國都在研討,財團法人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但對於稅務系統來說,這是一個頭疼不已的事情。

  首先,我國長期實施"以票控稅"的征稅模式,這種模式並不適應房產稅征收要求,與此同時,我國納稅人並無自行申報納稅的習慣。

  其次,房產稅也無法像個人所得稅一樣實現代扣代繳。也就是說,房產稅征稅需要稅務部門和納稅人"點對點"的征收,稅務部門在納稅人不自覺交稅的情況下,就要一戶一戶到納稅人那裡催繳征稅,征稅成本非常大。

  暫且不論房產稅版本問題,就從執行性上來說,他稱,如果不解決上述問題,房產稅擴圍最後也難落地。就像20%差額征稅,執行難,也是多地不瞭瞭之的一個重要原因。

  筆者認為,上述地稅局人士的說法並未誇張。

  以房產稅試點地區重慶為例,《涉外稅收》2013年6期發表的研究文章說,重慶主城區2012年合計征收房產稅稅款1.4億元,征收率達到96.8%。

  眾所周知,重慶的試點征稅范圍很小,主要是針對8563套獨棟商品房征稅。換言之,還有3.2%的納稅人未繳稅。按照8563套計算,有275套未繳稅。就是這,重慶也是付出相當大的征稅成本才得到的。

  《涉外稅收》提供的數據顯示:"2012年重慶市北部新區房產稅未納稅戶40戶,1/3戶是因為聯系不上納稅人,1/3戶明確拒絕繳稅,1/3戶拖延繳納稅款。"

  不管是"以地控稅"還是存量房交易評估系統,都是房產稅開征一個必須的技術條件,除此之外,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也是促進房產稅開征的重要手段。

  不日前,國稅總局下發通知明確,研究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與此同時,也將進一步加強稅收信用體系建設,探索建立納稅信用評價規則、信用記錄公開查詢和社會共享制度。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易憲容曾公開表示,無論房地產稅收信用體系建設,還是納稅信用評價規則、信用記錄公開查詢等方面,都是房地產稅征收的基礎性制度和社會共享制。

  筆者采訪亦發現,推動多部門信息共享、加強納稅體系建設亦是多地稅務部門目前推動的兩項重要工作。

  值得註意的是,近期有消息稱,國土部和住建部兩部門的系統正在設法對接,對接成功後即可形成"房地合一"的個人不動產登記查詢系統。

  上述消息得到瞭國土部法律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證實,國土部的做法就是效仿住建部全國住房信息系統聯網的經驗,整合農村耕地、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等登記信息,實現全國聯網。

  實際上,"房地合一"僅僅是第一步,未來還將進一步要求將各個部門的不動產登記整合成統一的標準,實現全國聯網。

  而上述不動產登記制度要真正發揮作用,需要身份認證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相配合。

  按照《關於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的要求,統一的信用信息平臺和以公民身份證號碼為基礎的公民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也要求於明年6月底同期建成。

  "屆時從身份認證、信用記錄、不動產信息對個人信息進行登記記錄,'房叔'、'房姐'們也會無所遁形。"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程嘯如是說。

  另外,通過不動產信息的聯網公示,房產稅信用記錄並入整體社會信用體系,大傢也會更好的實現自主繳稅、誠信自律的習慣,從而減少征稅成本,提升征稅效果。







新聞來源http://sy.house.sina.com.cn/news/2013-08-31/09232392366.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anwa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